皇冠体育

EN
https://www.gov.cn/

河北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5-08-10 11:34 来源: 河北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推进数智化转型,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我省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8月1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加快建立河北省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河北建设能力与水平。

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日趋完善,监测管理体系制度更加健全,对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等重点任务的技术支撑更加有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

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持续完善监测网络功能

生态环境监测是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美丽中国美在哪儿,需要用监测数据来说话。

方案提出,我省将持续完善监测网络功能,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数智化能力,加快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逐渐覆盖老百姓身边的河流和生活环境,客观科学评价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名考核、生态补偿、应急预警、污染治理和溯源等生态环境管理需求。

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数智化改造。2026年试点开展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智能化改造,探索开展远程自动巡检和质控、智能评估数据质量、实时监控周边环境和自动识别干扰,到2030年基本实现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智慧运维。

推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自动化转型。开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智化建设,对现有省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控制系统以及质控、采配水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2029年基本完成省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智化改造。

方案提出,我省将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分析无人化试点。结合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2025年在白洋淀流域监测中心试点推进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力争2026年底前建成运行;2027年底前在省监测中心和秦皇岛监测中心建成智能无人实验室,统筹承担全省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样品分析任务,实现重点项目实验过程的智能感知、数据质量可追溯、分析过程可视化。

提升精准分析和预测能力,指引污染治理直达病灶、对症下药

当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法宝利器”,我省积极推进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用高科技赋能,让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

全力支撑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全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为重点,全面服务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加快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等在省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精准性和时效性,到2029年具备未来10天区域和城市逐小时及日平均空气质量预报能力,提前72小时AQI(空气质量指数)级别预报月均准确率超过80%。

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监测。以提升白洋淀水生态监测水平为重点,加快全省水生态监测能力数智化建设,逐步开展重点河流、湖库的水生态监测评估。2025年在白洋淀流域试点开展鱼类自动监测,2026年开展典型水生生物自动鉴定,2027年开展环境DNA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建成省级水生态实验室,形成全省水生态自主监测能力。

持续提升海洋治理监测保障能力。推进海水浴场监测技术研发,持续完善北戴河生态环境保障数智监管平台,加强典型生态系统监测,到2030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海洋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深化陆地生态质量监测,力争2029年建成全省典型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图谱库、基因库和标本库;提升土壤、地下水监测管理水平,探索地下水质量监测井管理的智能感知、实时监控;加强固定污染源、移动源监测管理,推动环境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我省将全方位、全地域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精准分析和预测能力,指引污染治理直达病灶、对症下药,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监测力量。(记者 贾楠、马朝丽)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郝瑀然
金沙娱乐城 世界杯下注 金沙博彩 新葡京博彩 足球外围平台 博彩平台